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2章 (四合一)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亡灵大菜菜 10616 2024-05-08 08:38:17

在看清苏屿成绩的那一刻, 郑胜整个人就差点儿从原地蹦了起来。

等反应了过来后,他一把薅住了边上的裴永胜和孙高树:“裴指导,孙指导, 这个苏屿,队里无论如何都得协调支持一下我们200米吧?”

这是从冬训前到现在为止,郑胜看到的第一个成绩达到世青赛男子200米参赛标准的U20选手, 在这之前他一度以为中国队只能靠外卡选送的方式选派选手参赛了, 但苏屿的表现终于让他重振了信心。

不只是郑胜, 周围围观的田径队选手们在看到苏屿的成绩之后, 也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21秒35!

“这个苏屿, 在刷新了100米的NU18B后,距离200米的NU18B也不远了啊……”

顺带一提, 国内200米的NU18B保持者这会儿也在国家队冬训现场,正是目前国内200米这个单项的扛鼎之人詹佑铭。

“21秒35啊……”

詹佑铭摸了摸下巴,然后凑到了苏屿的跟前, 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苏屿:?

詹佑铭拍拍他肩膀:“别动别动, 让哥看看。”

苏屿宴山亭:???

詹佑铭在看了半晌之后, 才一本正经地道:“莱温顿老头儿之前一直跟我说, 我的身材是跑200米的理想身材,我之前也觉得他说得挺对的, 但是我现在觉得不太对劲——我觉得他一定是在忽悠我。”

苏屿:“……”

詹佑铭继续摸着下巴念叨:“苏小屿你现在身高大约才172吧?个子挺小,那腿肯定也没哥长啊, 哥跑出20秒99的NU18B的时候,身高都已经178了……”

苏屿沉默地凝视着眼前的詹佑铭——这是在嘲讽他长得矮腿还短是吧?

想到这里,苏屿不爽地瞪了眼詹佑铭, 然后就跑到了江源身边, 接着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孙宇航, 又看了看詹佑铭。

詹佑铭:……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好像读懂了苏屿这个眼神里的意思了——看看人家孙宇航的身高,再看看你自己。

你,詹佑铭,矮个子,腿短。

詹佑铭:……噗。

詹佑铭没忍住笑了起来,朝着站到了江源身边的苏屿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可以啊苏小屿,还挺记仇的。

确实,他现在的身高183,虽然确实不矮了,但是跟跳跃项群的那些家伙比起来,他就是个十足十的‘矮个子’。

话虽这么说,詹佑铭还是觉得苏屿挺有趣也挺牛逼,毕竟身高腿长的条件对选手的步幅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你永远不能指望一个身高170的选手步幅能力和身高190的选手完全一致。

从国内来说,始终是步频型选手占据较大比例,苏屿理应也是典型的步频型选手,但是在刚刚的200米测试赛中,詹佑铭可以观察到,在比赛进入后半程阶段后,苏屿的步频已经到达一个相对高峰的频率中,他在后半程并没有再进一步催动步频提升,而是调整了自己的步频节奏,同时更进一步地打开了自己的步幅长度。

到了后半程中,詹佑铭推测,苏屿的步幅长度应该已经接近2.2米——相对于苏屿的身高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步长长度了。

边上,郑胜还在抓着裴永胜和孙高树叨叨,非得要他们答应让苏屿兼项200米这件事儿,而很显然,400米的刘钦龙也对苏屿十分眼馋。

刚刚的比赛虽然只是200米,但是苏屿在比赛全程中所展现出的弯道起跑能力、弯道技术、弯道衔接直道的能力等等,更重要的还是苏屿在比赛之中自我调节和掌控的能力。

特别是后面的这项能力。

和200米相比,400米对于选手的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等等都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同时,由于400米到了比赛的冲刺阶段,也就是最后的阶段,由于体能的消耗乳酸的堆积所带来的极端疲惫感,会使得这些疲惫感冲击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选手的技术、姿势乃至于选手的肌肉都会因为体能的巨大消耗和身体的极端疲惫而遭到破坏。

对于400米的选手来说,竞技状态当然重要,但是一个清晰的头脑——一个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及能够完美控制自身节奏与肢体动作的清醒头脑,那可真是太重要了!

其实在先前苏屿跟他们讲述自己‘状态不好但头脑感觉更清晰’的状态时,刘钦龙就想跳出来说了——这不就是他们400米绝佳的好苗子吗?!

脑子清醒,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可以稍微降速调整自身的节奏积蓄体能,控制能力强技术准确,这就更不必说了。

刘钦龙敢打包票,只要苏屿的体能跟得上,他的400米成绩绝对不会差!

但他几次想开口,都被裴永胜的眼神给强压下去了。

***

在100米和200米的两轮测试结束之后,裴永胜直接交代裴定山和郑胜留下,让两人可以问问苏屿的意见,看看苏屿他有没有兴趣和体能再来兼一项200米的短跑。

这个交代把刘钦龙急得上蹿下跳,但裴永胜在短跨跳项群里的威信还是很足的,他示意刘钦龙先别开口,刘钦龙也就只能咬着牙梗着,硬是等到裴永胜把各种事情交代完了,这才跟着裴永胜去到了他的教练办公室里。

眼看着裴永胜让他坐下了,刘钦龙才一脸不服输地看向裴永胜。

刘钦龙:“裴指导,这苏屿的表现您也看到了,他的各项条件是真的很适合400米这个单项,您怎么就不肯让他试一试呢?”

裴永胜瞥了他一眼:“各项条件都很适合400米这个单项?你确定?包括力量和体能?”

刘钦龙被裴永胜这一瞥,噎了一下,但还是梗着脖子道:“苏屿转过年也才15岁,力量和体能弱一点可以理解,这都是可以训练的……”

裴永胜看刘钦龙这副模样,摇了摇头,道:“钦龙,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你先别急。”

刘钦龙:“……”

裴永胜叹了口气,说:“刚刚苏屿跑完100米和200米之后的状态,你也看到了——你觉得他跑完200米之后的状态怎么样?”

刘钦龙本来想要说挺好的,但想了想苏屿跑完200米之后那脸色糟糕的模样,他到底还是泄气道:“……是不怎么样。”

裴永胜看他:“是的,你也看到了,苏屿他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他是典型的身体条件跟不上头脑和技术发展的选手,他对于技术的理解能够做到非常透彻,甚至于他的自我控制、调节能力也非常优秀。”

“但于此同时,他的体能发展、他的力量发展,他的肌肉发育程度,这些来自身体的先天条件反而限制了他在技术和个人成绩上的更进一步发展。”

说到这里,裴永胜自己也没忍住摇头叹了口气:“我倒是没想到,会在一个年龄这么小的选手身上遇到这样的问题。”

通常来说,这种情况更多地是出现在具备丰富经验的成熟选手身上的,就比如之前的詹佑铭——技术和个人能力已经基本到位了,但是还是等到了他的肌肉和力量发展有了突破之后,他的成绩才在他状态较好的情况下一举突破到了20秒28。

苏屿当前已经十分接近这种情况了——当然不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选手的成绩就已经完全无法提升,而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选手的基础成绩已经较为稳定,而想要更好的成绩,需要的则是选手竞技状态、身体状态、技术状态等多种状态兼备的情况下,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下的爆发。

不过与那些成熟选手相比较,苏屿的情况与他们又有所不同。

那些选手,比如詹佑铭、郑天锡,他们进入到这种阶段时,自身早已经度过了发育期,这种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就是技术和身体条件的双重关隘。

但苏屿和他们并不同——这是一个才刚刚接受训练不足半年的选手,同时根据苏屿此前的体检报告可知,苏屿的身体情况也是在这半年时间才开始在裴定山的指导下快速好转的。

这孩子,他目前的身体情况,不仅叠加了身体发育期还有身体多年积弱的快速恢复期,在到了国家队之后,国家队的营养师配合国家队这里的科研人员,双方在积极讨论之后,再参考了苏屿日常训练、学习的活动量,专门给他制定了一套匹配他当前身体发育情况的营养餐。

可以说,苏屿当前在裴定山的指导下,在国家队的技术团队支持帮助下,身体的恢复和发育情况都十分良好。

这些身体条件的改善同样也反馈在了他的力量发展、速度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而他现在在百米和200米的测试结束之后虚弱状态的改善同样也说明了他身体条件的整体改善。

事实上,包括苏屿目前百米从冬训首日的10秒39到现在的10秒34,以及200米从21秒95到目前21秒35之间的提升,也和他当前阶段身体素质的提升转变有所关联。

接下来,苏屿的身体情况在国家队营养师团队的帮助下以及长期的训练调整下,一定还会更进一步地得到提升,而他现在才15岁的年龄,正是力量、爆发力等相关能力的发展期。

随着这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苏屿的成长周期内,都将匹配着他各项目成绩的大爆发。

虽然刚刚在测试场上看到苏屿的表现后,裴永胜的心里就已经对这些事情有了预估,但一想到接下来这些的可能性,裴永胜就不由得心中滚烫。

当然,这并不是说接下来苏屿的技术就已经完全成熟不需要指导、只需要等着身体发育的成绩提升就好了——选手的技术都是和选手当前阶段的身体条件相匹配的,例如苏屿现在的身体条件,由于他身体力量的缺乏,他就不能像一些成熟的选手一样在预备起跑时将支撑身体的两手位置放得太宽,那会使得他的身体缺乏支撑的力量,也不利于他保持较高的重心。

也就是说,伴随着苏屿身体条件的一步步提升和身体的进一步发育,苏屿的个人技术也需要同步调整以匹配他当下的身体条件。

对于运动员来说,永远没有所谓最完美的技术,只有不断地调整、匹配和训练,以达到当前阶段最适合自己的技术。

总之,抛开这些不谈,苏屿当前的情况确实是令裴永胜极为惊喜的。

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的也是,苏屿的身体情况包括力量、体能确实在快速恢复、发展之中,可目前的恢复和提升程度还是很有限的。

裴永胜对刘钦龙道:“不是不让你找苏屿谈,但就苏屿现在的这个身体条件和情况,和他谈了之后,你确定他就会答应你再兼一个400米吗?”

裴永胜看着刘钦龙,说:“先前苏屿在分析他的100米竞技状态的时候,你觉得这小孩儿怎么样?”

刘钦龙沉默了一下,道:“非常聪明。”

裴永胜问刘钦龙:“那你觉得这孩子会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不理智地接受超出自己当前能力的兼项要求吗?”

刘钦龙听到这里,沉默了两秒,摇了摇头:“不会。”

聪明的选手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不会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接受不适合自己的兼项要求。

以苏屿目前的身体条件而言,100米和200米的兼项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不可能弃200米选择400米。

这无关乎苏屿自己个人的意愿,纯粹是他当前的身体情况无法承受。

看着刘钦龙重新理智下来的表现,裴永胜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先等等吧,这次冬训或许不行了,但就苏屿的这个表现和能力,试训之后应该就会被正式征召进国家队,下个赛季看看吧,这个小孩儿的胜负欲很强,他是愿意不断成长挑战的,等到适当的时候,你的400米或许就该收获一员大将了。”

刘钦龙听着这话,微微叹了一口气,最后也只能接受了,他看着裴永胜苦笑道:“希望如此吧。”

***

当天晚上下训后,‘苏屿和他的朋友们’群里又冒出了一串消息——

叶明浩:【^^@周宇昂,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个?】

蒋若辉:【?小屿吃瓜gif】

周宇昂:【小屿惊吓gif,@叶明浩,什么好消息?什么坏消息?】

江源:【^^小屿吃瓜gif】

叶明浩:【^^好消息的话,昂子你不孤单了,我们群里有人陪你一起兼项200米了!】

周宇昂:【……】

周宇昂:【小屿达咩gif,你的这个好消息是不是延迟太久了?】

周宇昂:【3个月前小屿就已经跟我一起开始训练200米技巧了好吧?】

周宇昂:【小屿得意gif,说起来,嘿嘿,虽然这段时间我没能跟去国家队训练,但是我也有个好消息!】

周宇昂:【小屿得意gif,这两天省队测试,我的200米成绩已经跑进22秒20以内了,目前的最好成绩是22秒18,虽然和小屿的21秒95还有差距,但是之前U16基地赛的时候,夺冠的选手成绩才在22秒53,要是放到全国U16基地赛上,我现在已经有夺冠的水平啦!】

蒋若辉:【哇!不得了啊!】

蒋若辉:【@周宇昂,那小屿还有你教练说得没错,你是很有200米的天赋啊!】

周宇昂:【诶嘿,那是的!小屿得意gif】

周宇昂:【不过200米的节奏和体能分配我还是练不好,后程的时候我老想加快步频,但是步幅打不开。】

周宇昂在200米上的问题还不少,虽然有裴定山给他远程指导,但人毕竟不在身边,没法儿盯着他训练,裴定山也拜托了S省体工队的教练组帮忙录制了一些周宇昂的侧跑视频和训练视频,但这到底还是跟现场教学比不了。

所以周宇昂这里确实是积攒了一大堆的问题,准备到了B市田径国家队的训练基地后,就赶紧地找裴定山问一波。

叶明浩:【^^恭喜昂子跑进22秒18(拼手气红包)】

周宇昂已领取了你的红包。

江源已领取了你的红包。

蒋若辉已领取了你的红包。

苏屿已领取了你的红包。

一连串的红包领取记录弹出之后,紧接着群里就是一长排的小屿谢谢老板表情包,大概是被这个群污染的时间久了,苏屿现在对于发自己的表情包这件事也已经没有了那么强烈的抗拒心理——这大概就是堕落的快乐吧。

而在周宇昂快乐地抢到本次红包的运气王称号,正打算洋洋得意一下时,群里又跳出了一个新的拼手气红包。

周宇昂:?

周宇昂下意识地先点了抢红包,然后才看清了红包上的内容——恭喜小屿100米10秒34!(小屿泰酷辣gif)

下一秒,叶明浩这个红包大魔王又双叒发了个新的红包出来,周宇昂这时心里终于冒出了一些不太妙的想法,然后在点开红包之后,果然看到了新的一行恭喜——恭喜小屿200米21秒35!(小屿泰酷辣gif)

周宇昂:【……】

蒋若辉:【小屿惊呆gif】

江源:【小屿吃瓜gif】

苏屿:【……】

周宇昂:【???!!!】

周宇昂:【@苏屿@苏屿@苏屿!!QAQ苏小屿!!!】

叶明浩:【^^】

叶明浩:【^^@周宇昂,恭喜,又有新的目标可以冲刺啦!】

周宇昂:【……QAQ】

周宇昂是真的眼泪都要下来了,他以为自己辛辛苦苦已经快要能够追赶上苏屿了,但是现实的故事告诉他——你没有。

不仅没有,而且距离眼看着还又越来越大了呢!

周宇昂很绝望,他觉得303寝室已经从三足鼎立变成了bking双子星和一个废物点心。

周宇昂:【QAQ@苏屿,心很痛,我感觉自己被303寝室的bking兄弟孤立了,要bking兄弟的红包才能站起来……】

苏屿:【……】

苏屿:【周宇昂站起来(拼手气红包)】

江源:【噗。】

江源:【周宇昂站起来^^(拼手气红包)】

周宇昂:【……QAQ】

周宇昂是真的人麻了,心很累,不会爱了,自从加入了这个群,仿佛受伤的就一直是他,这究竟是为什么?

周宇昂觉得自己不明白——他真的太惨了。(?)

当然,惨归惨,他还是必须要点开这两个红包——而且必须恶狠狠地!

群里众人的一通红包和玩笑过后,周宇昂嘤嘤嘤哭泣着跑到了角落,倒是蒋若辉冒了出来,说自己过些天元旦假期就会去B市了——元旦假期,也就是2018年1月2日起,至2018年2月14日农历大年二十九,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的集训时间就是这一个半月的周期。

比起国家队的冬训,奥训基地的集训当然要简单得多也耗时更短得多。

像国家队这里,根本就没有春节放假的概念,顶多就是春节的时候有个团拜会,这几年也会在春节的时候和几个关系好的国家队一块儿搞个联欢会热闹一下,但停训是不可能停训的。

冬训期间是运动员储备来年新赛季体能的关键时期,这要是因为春节停训,那歇个7天时间下来,之前几个月的冬训努力就得白费了一大半。

但奥训基地那里就没有这方面的问困扰,毕竟绝大多数参训的都是U18的年轻选手,不需要考虑类似来年体能储备这样的问题。

不过虽然两者之间差距颇大,但奥训基地的集训实际上也是安排在国家队的训练基地里的,训练场地和国家队冬训的场地不在一块儿,不过宿舍是在同一栋,只是所属楼层不一样。

知道蒋若辉和周宇昂来B市的具体时间了,群里从叶明浩到江源、苏屿都表示了欢迎,其中最为‘热情’的当然就是叶明浩的红包,但江源和苏屿对于另外两位朋友的到来也同样非常期待。

江源:【^^欢迎,等你们来。】

苏屿:【欢迎。】

***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短跑组率先开启队内测试赛之后,国家队里的其他各个项目也都在冬训过半的现在,陆续展开了一次以冬训过半位节点的内部测试赛。

像是跳跃项群这里,由于和短跑组共用一个训练场地,因而在跳跃项群进行队内测试赛时,苏屿他们这些短跑组的选手就成了从旁观战的观众。

与上一回短跑组的测试相比较,上回最受关注的测试者是身兼两项的苏屿,这一回跳跃项群也一样,最受瞩目的也是同样兼了两项的江源。

在这段长达两个半月的冬训周期里,江源所得到的提升同样不小,在国家队跳高跳远名宿裴永胜的指导下,他在跳高、跳远这两个单项,又或者说,特别是在跳远这个单项上,成绩又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江源在裴永胜的帮助下,在跳远的助跑、起跳以及空中姿态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裴永胜跟江源反复强调了助跑节奏以及精准度的重要性,在过去的比赛中,江源的助跑虽然已经非常出色,精准性看起来也已经非常到位,但在裴永胜通过江源训练中给他录制的侧跑视频反复确认后,又再和江源复盘,终于明确了江源是怎样做到那样精准的助跑的。

大概是高智商运动员的通病——江源在助跑过程中会通过自己对于起跳板的目视,然后强行调整自己的助跑步伐。

这其实是没错的,大多数运动员也都是这样做的,会在最后阶段调整自己和起跳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自己可以顺利踩上起跳板。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其余选手比起自己的目视结果,会对自己的身体肌肉记忆更加信赖,因为长时间的训练,这些跳远运动员的身体肌肉记忆已经牢牢刻印在身体里。

但江源此前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和那些运动员无法比较,相对于身体的肌肉记忆,他更信任自己的目视结果。

最后,看似是一样的效果,但更注重目视结果的江源就无法完美地发挥出助跑的效果。

所以冬训以来,裴永胜加强了江源在助跑方面的训练力度,希望达到的效果就是尽可能让江源对助跑的节奏和每一个助跑的步幅长度能够留下更加准确的肌肉以及大脑的记忆,减少江源对凭借目视起跳板判断上板位置这件事的依赖性。

国家队的其他人对江源的训练效果如何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日常看着江源训练的高旭则感慨颇多——总之就是一句话,有些人的天赋,天生就是让人羡慕嫉妒的。

在跳跃项群的测试正式开始之后,江源的表现也彻底证实了高旭的这番话。

在连续的6次试跳中,这一回江源没有在第一跳之后就申请免跳,而是跳满了3次试跳——最终的成绩分别是8.12米、7.96米和8.06米。

比起他当初在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上所取得的7.91米的成绩,可以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这个成绩在整个田径国家队的选手之中,都占到了总排名第二——高旭几乎是全力以赴的模式下,才在第三跳中跳出了8.27米的成绩,力压江源,保住了自己跳远一哥的面子。

至于另外一个跳高一哥,在测试开始前还吊儿郎当的呢,结果对上了江源的视线。

江源看了他一眼,笑着问:“前辈,又要让我5公分?”

孙宇航:“……”

孙宇航干咳了一下,哼道:“开什么玩笑,都来国家队冬训两个半月了,还好意思让哥让你5公分?不让。”

江源:“^^嗯,好的。”

孙宇航看着江源那副好脾气的模样,觉得自己简直浑身上下都在发毛,赶紧躲到了队友张旭健的身边。

张旭健看他那副模样,无语道:“你干嘛。”

孙宇航一脸痛苦面具:“就那个江源,我总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

张旭健:“……”

张旭健无语地看他:“行了哈孙宇航,就你那张嘴,你难道就是什么好人吗?”

“要不是你之前嘴欠说要让他5公分,人家江源会记你的仇吗?”

孙宇航不满地碎碎念:“那不都是老裴让我刺激一下他的吗?我也是无辜的!”

张旭健懒得理他,于是无情地丢下了5个大字——“你无辜个头。”

也亏得‘无辜个头’的孙宇航心里有数,认清了江源的成长速度,不可能再给出‘让五公分’的‘优惠政策’。

总之,最后跳高一哥孙宇航也成功保住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面子,至于江源,他在测试赛中成功地跳过了2.30米的高度,将自己的跳高上限又再向上探了一点,虽然上探的速度有些慢,但以他转过年也才15岁的年龄,2.30米的跳高成绩已经足以惊艳所有人。

同时,2.30米的这个成绩,距离WU18B的2米33,也已经相差无几。

虽然江源目前在正式赛事上的成绩记录还只是2.28米,但裴永胜相信,只要给江源足够的成长时间,2018赛季他才15,未来的2019、2020赛季中,江源绝对有机会向着那个数十年未曾被人突破的WU18B(世界U18最好成绩)的纪录发起冲击。

***

就在田径国家队各个队伍进行过冬训过半的队内测试赛后,转眼之间,时间也已经越过了2017年的最后一天,日历上的时间开始走向了2018。

在2018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当日,田管中心的官网上发布了2018年全年的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竞赛计划表。

其中国内赛中除了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各个分站赛之外,最重要的应当就属全国田径锦标赛了,这是国内各个省级田径队伍一争胜负的时刻,也是各个省份的田径队伍挥动手臂展示自身肌肉力量的时刻。

而在国家队来说,国内赛并不是国家队这些选手的重点关注目标——对于国家队的选手而言,国内赛更多的功用在于调整自身节奏,通过这些比赛寻找一下正式参赛的感觉,简单来说,国内的这些赛事对国家队的选手来说,会更偏向于热身赛的性质。

对于国家队的正选选手来说,2018国际赛事竞赛计划表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例如分布在全年中的国际田联挑战赛,以及级别更高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这些才是国家队选手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8年不是一个竞赛大年,既没有奥运会也没有世锦赛,但对于中国队的选手们来说,还是有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赛事的——就是本年度8月22日至29日将在雅加达举办的亚运会。

作为亚洲最高级别的运动会,亚运会同样是无数运动健儿心目中期盼能够参与其中的重要赛事,本次的雅加达亚运当然同样如此。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亚洲最强势的体育王国,对于亚运会的追求早已经从早年的争取夺金变成了力保金牌榜、奖牌榜双料第一。

为了顺利达成这个目标,国内的各个优势或非优势项目自然都会收到来自体总方面的奖牌任务摊派,包括田径队这里,也肩负着由体总方面亲自下达的夺牌任务。

如今国家队田径室内训练场的墙上,也纷纷贴起了【全力备战雅加达亚运】的横幅,甚至元旦当天,墙上还贴上了雅加达亚运的倒计时,一时之间,备战亚运的氛围似乎瞬间就浓厚了起来。

而亚运会,既然国家队的身上肩负着这样的夺牌重担,那么自然也不是每一位选手都有机会去亚运会上试试水的。

也因此,田管中心发布的国内赛竞赛计划表中,2018年6月15日-6月17日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冠军赛,也将作为亚运会的选拔赛,届时将在冠军赛中选取成绩达标的选手,再将名单上报体总,最终确认最后的亚运参赛名单。

当然,如亚运选拔赛和亚运参赛资格这些事情,与苏屿之间的关联还比较遥远,在此次的赛事计划表中,目前看来,与苏屿关联性最强的,就是7月10日至7月15日期间将在芬兰坦佩雷举办的世界(U20)田径锦标赛了。

同样的,为了确保国家队选派的选手确有实力,所有想要争取U20世锦赛参赛资格的选手也都将于5月11-5月13日期间,在J省参加全国(U20)青年田径锦标赛暨世青赛选拔赛。

在2018年的赛程计划表出来之后,裴定山也是干脆地给苏屿划出了全国青年锦标赛和世界青年锦标赛这两个赛事大项。

“这两个赛事,就是你这个赛季的重点,我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做一些额外的训练和比赛的安排,争取让你能够在世青赛阶段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和发挥。”

苏屿听着裴定山给他做到计划安排,没有什么问意见,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看到了裴定山给他在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几个分站赛上画了星标,苏屿看了星标一眼,问:“为什么要在这里专门做星标标注?”

顿了顿,苏屿问:“是因为全国田径大奖赛的这个几个分站赛很重要吗?”

裴定山看了他一眼,平静道:“并不是,全国田径大奖赛未必重要,但是只要你是国内的选手,想要积累个人在国内的赛事积分,从而更多地获取国际赛事的参赛机会,那么全国田径大奖赛就是必不可少的赛事。”

苏屿听到这里,明白了:“嗯,必要,但未必重要。”

听到苏屿的这个问回答,裴定山浅笑了一下,‘嗯’了一声没有做更多的解释了——虽然苏屿现在才只有15岁的年纪,这么说起来或许有点狂妄,但是从裴定山的角度来看,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分站赛对苏屿来说,锻炼的意义迟早会逐步下滑。

只要苏屿继续进步下去,全国田径大奖赛对于苏屿来说,早晚会像是国家队的其他选手一样,成为一项纯粹的‘热身赛’。

不过,要想到那个阶段,仍旧还有一小段距离。

***

在听裴定山讲完对他全年赛事的初步规划之后,苏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蓦地问了一句:“教练,在你的计划里,6月15-6月17日的冠军赛,与我有关吗?”

在先前的介绍里,裴定山并没有提及到这场冠军赛,但很显然,苏屿还是察觉到了他潜藏的安排。

裴定山看着苏屿询问的模样,笑了下:“可以有关系,但也有可能没有关系。”

说到这里,裴定山又顿了下,正色道:“小屿,以你目前的实力和成绩,我基本可以确定你能拿到6.15冠军赛的参赛资格,但是在亚运选拔赛上,你所面对的选手与你现在面对的将完全不同。”

“以百米为例,郑天锡届时也将回国参赛,前些天在百米测试中因为状态不稳输给你的陈培杰,他的百米PB也达到了10秒19。”

“在你之前,至少还站着五六位强将,他们也同样会全力以赴地争夺仅有一席的亚运男子百米参赛资格——我之所以说仅有一席,原因想必你也明白。”

苏屿点了点头。

他知道,因为郑天锡拥有打开百米十秒的实力,郑天锡与国内的其他百米选手之间的实力有着巨大的鸿沟,其余选手中,谁胜谁负难说,但只要有郑天锡出战,那他的名额必不会少。

苏屿听出了裴定山对他的劝告——如果他要加入亚运的百米参赛资格之争,那么就要做好面对前方这么多强敌的心理准备。

但,即便苏屿知道自己夺得参赛资格的希望渺茫,他还是在思考了之后,开口道:“教练,我想试试。”

不是一定就要去冲击亚运会的参赛资格,但是他想要试一试,自己有没有机会走到和这些国内顶尖百米强将同场竞技的高度——哪怕最终的决赛他落在了最后一位,也不妨碍他想要挑战的心。

裴定山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片刻之后,终于轻笑了一下,应了声‘好’。

***

在定下了‘冲刺亚运参赛资格’这么远大的目标之后,苏屿仔细想了想,自己身上似乎也并没有背负上什么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

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决定了一件事,然后就去做。

他有了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成功,那无所谓,他不会放弃奋斗的步伐。

有一瞬间,他觉得,这和他曾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也有着一定的相似程度——确定了课题目标,然后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在向着课题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总会有无数次的失败在等待着他,每一次的失败都可能耗费巨大的心力甚至于大量的试验经费,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实验方向错误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只要一步步前进,总能找到最终的方向。

想到这里,苏屿忽然想到,裴定山没有将冠军赛列出来作为年度重要赛事向他说明,应当是因为裴定山不想让他太过在意亚运选拔赛,从而因为可能会在亚运选拔赛上遇到的挫折而产生心态变化。

在裴定山给他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论文中,苏屿看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年轻的天才选手,因为在赛事中偶然受挫,然后就开始一蹶不振。

“小屿,在想什么呢?”

在回宿舍的路上,江源察觉到苏屿似乎是在发呆,于是好笑地问了句话。

苏屿眨了眨眼,摇头:“没什么。”

听到苏屿这么说,江源也并没有要刨根问底的意思,他揉了揉苏屿的脑袋,然后忽然开口笑道:“小屿,我跟教练说了,接下来我会尝试冲刺6.15的全国冠军塞——也就是亚运选拔赛。”

苏屿听到这里,又眨了下眼,转头看向了江源。

“因为孙宇航?”

江源笑了下:“有一部分这个问原因,但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截止现在为止,我在跳远和跳高的赛事中,都冲得太快了——我的胜利来得有些过于简单——当然,我明白我自己也付出了辛劳的训练,但是相对于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我觉得一切又好像有点太简单了。”

苏屿侧着头,听着江源继续往下说。

江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道:“所以我想到更高更难的赛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所有选手拼尽全力时候的样子,也看一看自己拼尽全力也一时难以到达的高度。”

江源温和地笑笑:“虽然这样说有些不知所谓,但我想,我需要一盆冷水——让我自己清醒一下,免得等我到了更高的高度之后,栽个更大的跟头。”

这一瞬间,苏屿眼睛瞪大了一瞬间,又很快恢复了平常的模样。

这苏屿的注视下,江源笑着问他:“我的这个想法是不是像是疯了?”

听到江源的这个问题,苏屿果断地摇了摇头:“没有,哥,我觉得你是对的。”

江源在跳远和跳高这两个单项上,有着常人所难以理解的天赋,如果他继续一路顺利下去,没有受到过半点挫折,那么哪怕江源自己心里有杆秤,恐怕也会不自觉地失去准绳。

趁着现在压一压,不是坏事。

而苏屿同时也察觉到了江源对他这么说的原因。

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他对江源说:“6.15的冠军赛,我也会争取参赛的资格。”

兄弟两个似乎在这一刻达成了某种默契。

与此同时,苏屿没有说出口的是,他之前发呆的时候在想的事情——不论是江源还是裴定山,恐怕都不知道,在这之前,他已经完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了。

面对未知的科学问题求解,这原本就是一个极端磨练心性的过程,在实验室里的每一个日夜,每一次实验的失败,都已经磨练出了他的处变不惊。

他追求胜利、追求成功,与此同时,他也并不会因为可能会面临失败而产生不该有的压力——如果失败了,那就接着尝试,终会有属于他的成功。

***

在苏屿和江源走到宿舍底下时,发现今天国家队的宿舍楼下面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看起来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模样,他们有的在搬运行李,有的在互相拍照。

看到这些人的出现,苏屿才想起来,这应该是奥训基地的集训选手了。

在他们到宿舍楼底下时,也有奥训基地的集训选手发现了他们,然后热情地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你们好呀,咦,今天下午到达的时候好像没看到你们,我是J省体工队少年组的黎永明,你们呢?”

江源笑了下:“我们是S省体工队的。”

看得出来黎永明是个挺热情的性格,他看着江源和苏屿两人收边没有行李,好奇道:“你们这是去室内训练场训练了吗?”

苏屿想了想,点头:“是。”

黎永明当即肃然起敬:“了不起,你们这也太拼了吧?我下午到现在都没想起来训练呢,毕竟接下来有一个半月的集训时间。”

说着,黎永明跟苏屿江源一块儿走进了电梯,问两人道:“你们宿舍在几楼?我在8楼813,有空来串门子啊!”

江源笑着答道:“好啊。”顿了下,他道:“好巧,我们有个朋友也在813,S省体工队的周宇昂。”

黎永明立刻笑了:“嘿,还有熟人哈!那敢情好!你们在哪儿,我回头就跟昂子一块儿找你们玩去!”

说话间,电梯在三楼停了下来,黎永明看着准备出门的俩人,疑惑道:“诶,等等,三楼这里是国家队冬训选手的宿舍……”

这话出口片刻之后,黎永明看着江源还有苏屿呆了一会儿,然后一拍脑门儿:“嗨呀,你们俩就是昂子他的那两个在国家队试训的室友是吧?”

看着黎永明扒着电梯门的样子,江源笑了下:“是的,不好意思,刚刚没跟你说明白。”

黎永明想了想,从电梯里也走了出来,笑道:“诶嘿,不好意思,我可以过来凑个热闹吗?”

“起先昂子说,你们俩大概快下训了,他打算来给你俩一个惊喜。”

听到这里,江源嘴角的笑容更大了,他笑着点了点头:“当然没有问题。”

至于周宇昂……

既然不在群里说要来找他们,那么是打算给他们惊喜还是惊吓——这就显而易见了。

但因为今天不论是裴定山还是裴永胜,两位教练都将他们留下来额外讲解了来年的赛程规划,所以他们下训返回宿舍的时间比较平时要晚了不少,于是在303寝室的转角处,没有收货‘惊吓’而是收货一个冻到沉默的周宇昂,似乎也非常理所当然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